2019-01-09 15:55:07
行业数据显示,公募基金在2018年实现了规模的扩张。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,剔除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券基金后的基金行业资产规模4.84万亿元,较2018年3季度末增长了4572亿元。较2017年底的4.48万亿元,全年增长3577.94亿元。
“虽然2018年权益类投资的行情不好,但公司对于规模增长还是有较高的期许。”沪上某大型基金公司中层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现在第一梯队的基金公司仍在努力扩张规模。
在行业整体规模增长的同时,有一批小型基金公司正面临被“边缘化”的困局。
强者愈强
从全行业的数据来看,公募基金似乎仍在不断成长。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,截至 2018年12月31日,共计13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,合计管理主代码基金数量5147只,管理基金资产净值13万亿元,份额规模12.87万亿份。
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以上数据里包含了一个残酷的事实:如今的基金产品数量已经突破5000只,在部分基金公司继续走马圈地的同时,很多中小型基金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小,逐渐趋于边缘化。
从数据来看,基金业的“马太效应”明显。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,剔除货币与短期理财基金规模之后,规模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已达16家,分别为易方达、博时、华夏、嘉实、南方、广发、中银、汇添富、招商、工银瑞信、富国、华南、建信、兴全、农银汇理、国泰。
与此同时,在131家拥有2018年数据的公募基金公司中,剔除货币基金与短期理财基金之后,有26家公司的公募规模不足10亿元。剔除成立不足三年的次新基金公司,英大、天治、国金、华润元大、红塔红土、先锋、中科沃土、新沃、华宸未来等公司的公募业务发展疲软,其中新沃与华宸未来规模分别为0.67亿元以及0.29亿元,公募业务名存实亡。而公募规模在20亿元以下的老牌公司,还有泰信、益民、江信等。
伴随着公募基金的机构化趋势,中小基金公司的发展需要克服更多困难。一位保险资管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险资颇为看重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,而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便是硬指标之一。
“我们更应该关注能否为投资人创造价值,而不是基金公司能不能存活的问题,优胜劣汰才能让行业保持活力。”一位基金业资深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。
上述基金业资深人士认为,目前有两类新基金公司发展较好,一类是有爹可拼,另外一类是能够汇聚人才。像“银行系”、“保险系”的基金公司,依赖强大的股东背景支持,往往后劲十足,而一些“个人系”的基金公司,因为其主要股东在资产管理行业积累了较多口碑,产品也不愁卖。
以“公转私”不久的陈光明为例。在发行公募产品之前,陈光明的睿远基金先行发行了专户产品。基金业协会官网的最新统计显示,睿远基金共发起设立18只专户产品,18只专户产品共计募集规模达到104.15亿元。睿远基金在发行公募之前,专户已经规模超过百亿,这自然离不开他在资产管理行业的沉淀。除了陈光明本人打造了东方红的出色品牌外,傅鹏博亦是行业内口碑极佳的明星基金经理。
实际上,“银行系”、“保险系”拥有渠道资源,而“个人系”拥有出色的个人品牌以及资管行业最为稀缺的权益投资能力。虽然是基金业新军,却有股东或个人多年的积累,算是“强者恒强”的延续。
从规模数据看,过去几年公募基金格局变化明显。譬如,截至2018年末,东方证券(行情600958,诊股)资管以836亿元的规模位居第18位。事实上,东方证券资管拿到公募资格才几年时间。此外,兴业基金、国寿安保等公司,依托强大的股东背景,亦有所斩获。
泰信、天治最遗憾
从规模数据来看,基金业最为遗憾的两家公司为泰信基金以及天治基金。泰信基金和天治基金两家公司,稳居同期成立公司的“吊车尾”位置。这两家基金公司的在基金行业的“资历”较老,其成立时间甚至早于广发基金、兴业全球、汇添富、工银瑞信、建信等第一梯队的基金公司。
从这些公司的发展历程看,实际上并不是毫无机会。在泰信与天治基金成立时,市场上尚无银行系基金公司,还曾经历过2007与2015年两次大牛市。不过,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资产管理行业,靠天吃饭显然是不够的。
泰信基金成立于2003年5月,为第27家基金公司。2005年,泰信基金曾凭借近74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,位居行业第19名,开局可谓顺风顺水。2007年四季度末,其规模为215亿元,这也成为其规模的巅峰。2015年二季度末,这次牛市再次将泰信基金的规模推至206亿元。
泰信基金赶上了好光景,却不能给投资者创造收益,当牛市远去,其规模开始持续缩水。截至目前,已经连续12个季度缩水。泰信基金共有21只基金,其中净值不足5000万元的便有11只,净值不足1亿元的有18只,“迷你基金”扎堆。
天治基金成立于2003年5月,为第28家基金公司。这家基金的历史可谓多灾多难,2007年,天治基金因故被证监会暂停资格,因此错过大牛市。考虑到部分“60后”、“70后”甚至“90后”基金公司已经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,天治基金始终难以甩掉“后进生”的帽子。与泰信基金类似,天治旗下迷你基金较多。截至2018年末,天治旗下11只基金中,有4只规模不足5000万元,7只规模不足1亿元。但在2015年二季度末,天治基金的规模为115亿元,这也是该公司成立多年以来的规模巅峰。
与泰信和天治类似,长了年纪未涨规模的还有益民基金。益民基金成立于2005年12月,为第52家基金公司。就规模扩张的角度来说,这家公司成立的时点可谓绝佳。益民基金在2007年三季度末,公募规模一度高达157亿元。不过,孱弱的投研能力,制约了这家公司的发展,该公司目前的主要规模,仍由2007年被深套的投资者贡献。据数据,其中益民红利成长成立于2006年11月21日,最新份额为8.98亿份,资产净值为3.03亿元;益民创新优势成立于2007年7月11日,最新份额为8.45亿份,资产净值为5.63亿元。这两只成立超过十年的基金,带给投资者的却是亏损。
不仅如此,管理前面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吕伟又有了新“战绩”,成立于2015年5月6日的益民品质升级,最新份额为2.98份,资产净值为1.4亿元,再次上演净值腰斩“好戏”。
除此以外,还有些基金公司仍在苦苦挣扎。华宸未来成立于2012年3月,为第71家基金公司,公募业务近乎放弃。该公司至今仅发行过一只债券型基金,最近规模为2914万元;红塔红土基金成立于2012年5月。红塔红土见证了新基金公司成长的艰辛,该公司的前两只产品均为发起式基金,目前的规模均不及5000万元。该公司旗下的8只非货币基金,最新规模均不到2亿元;江信基金成立于2012年12月,为第74家基金公司。江信基金目前共有9只公募产品,其中仅有2只产品的规模在2亿元以上;东海基金为第78家基金公司,成立于2013年2月。该公司旗下的前三只产品均已经沦为“迷你基金”,2018年年底成立的两只新发基金,占据了该公司总规模的半壁江山。
最让人失望的是国开泰富。国开泰富成立于2013年7月,为第82家基金公司,最新非货币规模仅4.52亿元。该公司成立之初,其股东背景曾经让业界给予了一些期许。
“中华经济网”的新闻页面文章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、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。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,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